副校长邹进文为本科生讲授经济全球化大思政课

发布者:林昇发布时间:2024-05-23浏览次数:10

(通讯员 石敬琳)522日上午,副校长邹进文教授在文波楼302教室为法学2023级、知识产权2023级本科生,讲授主题为《经济全球化:历史的视角》的思政课,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部分教师现场听课。

邹进文以三次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为线索,在全局层面对三次全球化中经济指导思想的演变和货币制度的流变进行了整体分析,在地域层面对中国在这三次全球化中占据的地位、扮演的角色、影响力的发挥方式及其历史经验、得失启示等进行了细致分析。在1518世纪的第一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顶端,但由于经济体制的局限,中国在这次全球化中积累的财富并没有转化成产业资本。在18151914年的第二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因鸦片战争被迫卷入全球经济体系,成为为工业化国家提供原材料和市场的边缘国家,但通过参与全球经济分工,中国加速了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型。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第三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成为最大获利者,世界经济呈现出东升西降态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经济全球化,邹进文呼吁同学们多关注世界局势,多思考中国优势,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来思考。

邹进文寄语我校青年学生,除了要把中国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来思考,还要把个人发展放到国家大势、复兴大业中来思量,要通过增强开放观念、全球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

课后谈及本次课程的收获与感受,法学院2023级本科生张思雨同学说道:“邹校长为我们精炼地介绍了三次经济全球化,包括但不限于其主要变革及指导思想等,邹校长的讲解深入浅出、纵横拓展,将生涩的知识以形象通俗而又有趣的语言讲述出来,引人入胜。”

  • 掌上官微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政客
  • 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官方微信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