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2016年“文化之旅”团队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发布者:郭梦溪发布时间:2016-07-26浏览次数:339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将其做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来源。然而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入侵、政策与实施不统一和自身传承的缺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戏曲也深受影响。为了探求戏曲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真实发展状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之旅”社会实践团队以湖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的汉剧为例,奔赴武汉市汉剧院、武汉市人民剧院和汉川市福星村等地开展了一系列调研。

理论学习

7月7号-7月10号,在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并对汉剧的百年历史、汉剧音乐形态、汉剧表演艺术等进行了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实践队成员先后来到武汉市汉剧院和武汉人民剧院,进行了初步走访与理论学习。在武汉汉剧院,我们受到了汉剧院研究室主任张志文的热情接待,张主任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武汉汉剧院的发展历程、演员选拔、学习、考核与录取情况,并与我们分享了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2016年汉剧院的“戏曲进校园·千校千场”演出活动的相关资料,增进了我们对汉剧的进一步了解。9号下午,小组成员抵达了武汉人民剧院并观看了武汉汉剧院排演的同时也被誉为汉剧历史题材三部曲之一的《失子记》,同广大观众一起亲身感受了这场文化盛宴。演出结束后,我们深入幕后,就汉剧的人物塑造、演出工作强度及汉剧的发展前景等问题对相关演员进行了专访,从汉剧演员的角度对汉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小组成员访问武汉汉剧院研究室主任张志文)

  

 

(汉剧经典剧目《失子记》的演出现场)

  

(正在后台化妆的汉剧演员)

  

问卷调查

7月11号-16号,根据此前的访谈和调研资料,小组成员对之前预设的调查问卷进行了适时的修改,并制定了两种新的调查问卷:一种针对广大青年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问卷内容以对汉剧的了解程度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为主;另一种针对汉剧从业人员,问卷内容以汉剧在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未来发展路径为主。实践队员在校内外发放并回收了356份问卷,通过对问卷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有72%的青年学生对汉剧缺乏了解,甚至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表示对汉剧闻所未闻,我们不禁对汉剧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与发展的现状感到深深的忧虑。

 (实践队成员在中南民族大学自习室发放调查问卷)

  

(一名学生在问卷上写道“汉剧是啥”)

 

下乡走访

7月20号-23号,为了深入研究汉剧在农村基层的发展现状,以传承戏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2016年7月21日,“文化之旅”实践队随同武汉汉剧院演出团队抵达汉川市沉湖镇福星村,参加为期三天的“三下乡”演出暨第二届湖北戏曲精品剧目展。在此期间,实践队成员分别对武汉汉剧院导演、汉剧演员、现场观众、湖北省戏剧家协会和福星村村民进行了详细的访问,搜集并掌握了汉剧在农村基层发展状况的第一手资料,这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汉剧发展现状的进一步了解,而且也使我们受到了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在演出结束后,我们主动要求与尚未卸妆的演员们拍一张大合照,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推送平台,让更多的青年学生走进汉剧、了解汉剧、接受汉剧,进而做一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真正做到“文化自信”。

(实践队成员在演出现场对观众进行采访)

(实践队成员走访福星村村民)

(实践队成员与演出人员的合影)

  

伴随着武汉汉剧团此次下乡演出的谢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文化之旅”实践队的调研也就此落下帷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对这半个月以来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充分的整理和分析,为汉剧和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掌上官微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政客
  • 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官方微信
XML 地图